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中化新網訊 亞太行業觀察人士近日指出,提升亞太地區塑料回收率并應對環境挑戰,需要合理的政策支持,并輔以社區參與和技術進步。
穆拉技術亞洲區發展與融資總監尼克·沃特斯強調,生產再生塑料的成本往往高于用化石燃料生產新塑料。他表示:“這種狀況凸顯了市場干預的必要性,以建立公平競爭環境。若缺乏政策支持,回收商將處于劣勢,尤其是在與缺乏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品牌競爭時?!?/p>
沃特斯還強調了生產者責任延伸(EPR)計劃的重要性,該計劃要求制造商對其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負責。這類計劃通過經濟激勵推動塑料廢棄物的回收,有效挖掘本可能成為污染源的材料價值。在需求側,沃特斯指出,包裝中強制添加再生材料的目標具有必要性。要求原生樹脂中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再生材料,這為再生塑料創造了獨立于化石燃料價格的專屬市場。他認為,這一轉變將顯著推動亞太地區塑料廢棄物的回收進程。
參與聯合國塑料條約談判的道格·伍德林指出,即便拋開條約談判,許多國家也可自主制定有效的廢塑料回收政策,無需等待國際協議。伍德林強調了對再生材料的迫切需求。目前主要品牌承諾使用的再生材料比例嚴重不足,導致可用材料存在巨大缺口。他呼吁各國構建循環經濟體系,重視并高效利用再生材料。
下一篇:亞洲SAF行業面臨三重挑戰
24小時熱線:
139514285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