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外部環境變化莫測
無論是藍氨還是綠氨,低碳氨領域的旗艦項目開發者都將進入未知領域。一方面,到2050年,全球低碳氨需求可能因能源載體、下一代燃料及工農業脫碳潛力等因素推動而近乎翻倍。另一方面,低碳氨的項目建設和市場開發非常不足,外部環境又變化莫測,導致廠商只能在不確定的市場迷霧中摸索前行。
低碳氨市場陷融資困境
目前,低碳氨市場正在陷入投融資困境。投資者要求項目必須簽訂中長期承購協議方可放款,這在當前低迷環境下形成額外障礙。另一方面,歐美政策的不確定性直接阻礙市場發展。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參議院對《大而美法案》中45V清潔氫生產稅收抵免的決策模糊性,以及將于2026年1月1日分階段實施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(CBAM)影響的不確定性,均延緩了低碳氨市場進程。
盡管前期項目激增,但近期低碳氨市場已轉向審慎。標普全球商品洞察旗下Fertecon數據顯示,目前追蹤的530個低碳氨項目若以60%投產概率計算,2050年實際產能僅2700萬噸/年,遠低于32300萬噸/年的理論潛力。當前全球灰氨產能約2.5億噸/年,低碳氨占比仍很小。部分原因是:迄今為止已達成最終投資決定的清潔氨項目數量稀少,其總產能約為680萬噸/年,包括約420萬噸/年的藍氨和260萬噸/年的綠氨,這一數量相比于灰氨微不足道。
長期向好但短期陣痛
全球氨市場即將大幅增長,長期看低碳氨的未來仍然光明。Fertecon預測,全球未來25年氨需求將以年均2%增速增長,其中能源領域應用將成主要驅動力,預計年總需求量將從2025年的2.03億噸增加到2035年的2.25億噸和2050年的3.72億噸。隨著氨在能源相關領域應用的部署,預計2035年后氨需求將大幅增長。這其中,藍氨和綠氨應當占比不小。
預計全球氨產量年均增速會維持在2.3%水平,到2050年總產量將達到3.72億噸,與預期需求相符。Fertecon報告稱:“這一增速主要與綠氨和藍氨產能的擴張有關,預計在2025年至2050年間將大幅增長。”Fertecon預計2050年灰氨、綠氨和藍氨的產量分別為2.04億噸、1.27億噸和4000萬噸。
但在近期,即2028至2035年間,因新興需求端難以消化高成本產能,低碳氨產能利用率可能較目前走低,北美和中東仍是項目落地主力區域。“事實是氨項目宣布容易但商業化很難。”生產商CF Industries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克里斯托弗·博恩表示。在過去幾年全球宣布的232個低碳氨項目中,只有少數項目正在推進。主要還是受近年來資本成本上升、長期原料成本和地緣政治事件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,新的氨產能總體受到限制。
企業實踐與政策博弈
對低碳氨生產商來說,歐盟CBAM機制可能催生低碳氨新溢價空間,但具體影響尚不確定。目前,低碳氨市場并不獨立,行業缺乏溢價,難以推動市場發展。CBAM將于2026年1月1日起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,歐盟氨進口商需要報告產品的碳強度,并購買CBAM證書。隨著CBAM在2026年至2034年間分階段實施,進口商將不得不承擔不斷上升的嵌入式排放成本。但行業仍不確定CBAM將對歐洲的氨和化肥市場產生什么影響。
從目前的市場局面看,CBAM似乎為進口商和海外生產商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機會,并可能增加低碳氨需求。中國和印度企業正以低于700美元/噸的價格爭奪歐洲綠氨市場,比如,印度ACME Cleantech Solutions等企業已與歐洲雅苒國際簽訂50萬噸/年供應協議。
Fertiglobe CEO艾哈邁德·埃爾·霍希指出,可再生綠氨項目需10至20年承購協議支撐,Fertiglobe由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(ADNOC)持有86%的股份,于2024年7月以每噸1000歐元的價格贏得了德國首份H2Global綠色氨合同。2027年將從潛在的1.95萬噸開始供應,具體取決于Fertiglobe在埃及Ain Sokhna新工廠的投產日期和供應情況。
盡管當前溢價有限,但行業普遍預期隨著碳強度差異顯性化,低碳氨終將形成獨立定價體系。
24小時熱線:
13951428565